• 尊时凯龙人生就博



  • 0592-55587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分类
    健康生活丨冰箱并非是食物的“保险箱”,保鲜膜也不“保险”
    发表时间:2019-07-04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西瓜是大多数人的标配 。

    其中 ,冷藏后的西瓜更是大部分人的最爱。

    想象一下 ,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到家,

    开着空调 ,吃着冰镇的西瓜,岂不是美滋滋 ?

    然而 ,大部分人恰恰都不知道的是:

    冰箱并非是食物的“保险箱” ,冷藏过久的西瓜也许看上去和新鲜西瓜无异,却会滋生大量细菌 ,让人难以消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一位朋友了。

           据他介绍,上周五晚上,他和朋友吃过火锅后觉得口干舌燥 ,便购买了一个西瓜回家 。当晚 ,他吃掉半个后 ,将老板提供的塑料口袋打结 ,将剩下半个放入冰箱冷藏。周末两天 ,外出聚会玩耍,直到几天后的下午 ,回想起冰箱还有半个西瓜,吃了部分后将其丢掉。没想到,当晚肠胃开始翻江倒海…“拉了七八次吧,站都站不稳,人都虚脱了。


           就该朋友的遭遇而言,相关人士建议,对于西瓜而言,建议冷藏存放时间不超过12小时,最多也不超过24小时。



    保鲜膜也不“保险”,工具应注意及时清洗

           也许在大家看来,用塑料口袋存放是导致西瓜变质的原因之一 ,如果用保鲜膜进行密封缠绕就会延长西瓜的保质期。其实不然 ,不管切开后的西瓜采用什么东西存放,什么形式保存,表面都会滋生细菌,冷藏只能抑制细菌的繁殖 ,并不能冻死细菌 。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物质,为细菌繁殖提供养料,而这些细菌容易导致腹泻、食物中毒等。

           此外  ,在切西瓜时,大家也应注意将菜板 、刀具清洗干净 ,最好现切现吃,如果吃不完的西瓜,再次食用时,可以将表面切掉一厘米左右再进行食用。


    警惕“吃出来的病”

           夏天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食源性疾病即食物中存在的致病细菌 ,通过食物摄入后引起人体感染的疾病,就是“吃出来的病”。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如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李斯特菌等 。这些细菌在低温也可以繁殖,因此冰箱并非是食物的“保险箱”。

           以沙门氏菌来说 ,低温只能抑制其生长,但如果将冰箱里的食物放至常温 ,这种细菌很快就可以滋生活跃起来,常见来源有鸡蛋和肉类。生活中,不少人会提前将食材准备好 ,等到炒菜时使用,建议准备等待时间不超过1小时。

           志贺氏菌常见果蔬,又叫细菌性痢疾,感染上这种细菌,可能有几天的潜伏期 ,发病后会有发热、腹痛 、腹泻等症状 。生活中,大部分人遇到坏了部分的水果、蔬菜大多选择切掉变质部分,将剩下部分继续食用 。殊不知,看起来完好的部分,也可能变质,遇到类似情况,整个蔬菜 、水果都不宜食用。

           李斯特菌感染后会有发烧 、头痛、发冷等症状 ,冰箱里没喝完的牛奶就是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建议将开封的冷牛奶加热后食用或一次性喝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请与尊时凯龙人生就博联系)



  • XML地图